2020年12月20日 ·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 …
2017年5月4日 · 学潮的出现与发展是学生界成型的另一重要标志,民国之后曾经有军警直呼学生为“丘九”,意在说明其比被称作“丘八”的士兵更加厉害。当时许多学潮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 …
《新青年》(法語: La Jeunesse )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雜志,後來成爲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面嚮青年,宣揚民主與科學 [1] [2] 。 開始名爲《青年雜誌》, …
2021年8月27日 · 一份创刊于上海的综合型文化月刊,曾几何时风靡全国,其影响力所及,延续了一个世纪,成为一座文化坐标。
2018年5月5日 · 1919年5月4日. 青年们肩挑重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为国献身、救亡图存. 九十九年后的今天. 成了所有青年人的日子
宽窄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 1949年12月,为了纪念这场以北京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5月4日被定义为“青年节”。
2019年12月20日 · 民国青年职业教育运动的历史经验. 1.技能和美学是青年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卢作孚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给与学生以知识,而在训练学生的行为”[20]。
2019年2月12日 · 【春哥注:民国是一个特有的时期,指推翻大清王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这一段历史,可划分为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俗称“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 …
法制文物日历丨七月十五日 · 民国 ·《青年杂志》(《新青年》) 【名称】 《青年杂志》(《新青年》) 【时间】 1915-1926年 【评述】 20世纪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综合型文化刊物。
修改答案. 主要是因为前人(古人)的词语表里,向来没有“青年”的概念。曹植之“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高适之“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东坡之“老夫聊发少年狂”,岳飞之“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