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存在mtDNA突变的患者在接受PD-1阻断治疗时预后较差。这一发现为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疗效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并为开发针对线粒体转移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亏了一项名为Moscot(“多组学单细胞最佳运输”)的新技术,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同时观察数以百万计的细胞发育成一个新的器官——例如,胰腺。这项开创性的方法是由亥姆霍兹慕尼黑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的,并发表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
2025年1月2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地球空间合声波(chorus ...
自2013年起,SFP的概念在日本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2020年后,“SF原型设计”(SFプロトタイピング)和“SF思维”(SF思考)等术语在日本社会中广泛传播。科幻产业的繁荣与科幻文化的深厚影响为企业采用SFP的创新举措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企业与科幻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现代物理研究所马余刚教授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马余刚院士深耕中高能核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推动中国高能核物理实验队伍进入国际前沿领域。
1月2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永久冻土融化威胁300万人,科学,冻土,细胞,化学,聚合物,受体 ...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Nature)杂志在线连发两篇专访文章,专题报道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环境生命科学专家、贵州大学周少奇教授团队的原创科研成果。 周少奇(中)和团队 第一篇专访文章题目为“REDUCING ALGAL BLOOMS ...